你有没有想过,每天跳操竟然能导致肌肉溶解?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?别急,让我来给你揭秘这个神秘的“肌肉溶解”!

跳操,竟然成了“健康杀手”?

还记得那个浙江绍兴的小朱吗?她因为工作原因一直坐着,于是晚上回家后跟着视频跳操,结果导致下肢肌肉酸痛,尿液颜色还变成了酱油色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
肌肉溶解,究竟是个啥?

其实,肌肉溶解,学名叫横纹肌溶解症,是一种内科急症。别看名字听起来很吓人,但它的本质并不是肌肉真的“溶解”了,而是指横纹肌损伤后,肌细胞内部物质释放并进入血液,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。

横纹肌溶解症,其实是身体的保护机制

你知道吗?横纹肌溶解症其实也可以视作一种身体保护机制。当你让肌肉在极度疲劳时继续施压,为了阻止你进一步损坏,身体只能削弱你的肌肉来起到保护作用,给你不能再练的警示。

肌肉溶解,症状有哪些?

肌肉溶解的前期症状可能只是一些肌肉酸痛、无力、关节酸痛等,很容易被人忽视。但发展到后期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肌疼痛、肌肉痉挛、肌肉水肿,触诊肌肉有注水感。全身表现可能有恶心呕吐和酱油色尿,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急性肾衰竭。

如何预防肌肉溶解?

1. 运动要适量、循序渐进。运动之前做好热身,运动中适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

2. 重视药物因素。临床上由错用药物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不少见,所以要遵医嘱按量、按时服药。

3. 判断是否过度运动。如果肌肉酸痛反复发生,持续3天以上无明显改善;训练时会感觉肌肉力量不稳定,容易引起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;食欲不振,甚至运动时感到恶心,即使不运动,食欲还是不好,什么都不想吃;运动时精力状态严重差;运动后睡眠质量变差,晚上容易醒来甚至失眠;身体的免疫系统变得脆弱,那么你可能已经过度运动了。

跳操,如何避免肌肉溶解?

1. 控制运动量。不要盲目追求运动时长和强度,要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。

2. 做好热身。运动前做好热身,可以预防肌肉拉伤。

3.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运动过程中要适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防止脱水。

4. 注意休息。运动后要充分休息,让身体恢复。

跳操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,但也要注意适度,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肌肉溶解。记住,健康才是最重要的!